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复姓第一到第八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复姓第一到第八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8个字的复姓?
没有8个字的复姓。
一般来讲复姓是汉语两个字的姓,比如我们常见的复姓有:司马、欧阳、公冶、端木、司徒、公孙、太史等。
2021年2月,根据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《二〇二〇年全国姓名报告》“欧阳”是第一大复姓,有111.2万人。其他常见复姓人数为:“上官”8.8万人、“皇甫”6.4万人、“令狐”5.5万人、“诸葛”4.8万人、“司徒”4.7万人、“司马”2.3万人、“申屠”1.9万人、“夏侯”1.1万人、“贺兰”1.0万人、“完颜”0.6万人、“慕容”0.5万人、“尉迟”0.4万人、“长孙”0.3万人。
复姓都有什么?
复姓,是由两个及以上的汉字组成的姓氏。具体有:
1、从官名命名的,如太史、巫马、乐正等 ;
2、以封邑命名的,如令狐、羊舌、段干等 ;
3、以居住地命名的,如 东郭、 南郭和闾丘等;
4、以由职业命名的,如漆雕等;
5、以先祖名字命名的,如公良、公羊和颛孙等;
6、以爵系命名的,如公孙、仲孙等;
7、以族系命名的,如叔孙等;
8、以少数民族改姓的,如拓拔姓和尉迟、 万俟等;
9、以物品名称命名的,如谷梁姓。扩展资料中国现存的复姓有81个:欧阳、太史、端木、上官、司马、东方、独孤、南宫、万俟、闻人、夏侯、诸葛、尉迟、公羊、赫连、澹台、皇甫、宗政、濮阳、公冶、太叔、申屠、公孙、慕容、仲孙、钟离、长孙、宇文、司徒、鲜于、司空、闾丘、子车、亓官、司寇、巫马。
第一至第八这个姓氏如今还保留几个?
刘邦当时分列“第一”到“第八”姓,目前只剩下“第五”还在。
中国的复姓大多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,不少是官职或封地以及贵族的字号,例如司空、司徒等都是古代的官职,欧阳、上官是封地的地名,公羊、子车则是王父之字。
复姓第一姓氏?
第一姓,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出自田姓。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,为了消灭各地豪强的残余势力,曾经把战国时的齐、楚、燕、韩、赵、魏六国国王的后裔和豪族名门共十万多人都迁徙到第一氏关中房陵,今湖北房县一带定居。
在迁徙原齐国田姓贵族时,因族大人众,故改变了原来的姓氏,以次第相区别,分列为到第八氏。首迁者往第一门,为第一氏。第一至第八等姓,后来都改为单姓"第",当代保留复姓的很少。
起源农耕民族的复姓?
现存的复姓有起源于农耕民族的复姓,如百里、北堂、北野、北宫、端木、东方、皇甫、南宫、南郭、女娲、南伯、南容、南门、南野、欧阳、欧侯、 诸葛、夏侯、闻人、司马、西门等。
复姓有多种来源,起源于农耕民族的比如以官名做为自己的姓氏,象司马,司空,上官等,又比如以方位地区做为自己的姓氏,如东方,东郭,南郭,西门,南宫等,如诸葛指的是诸城的葛氏,这是把居住地带入姓氏。
还有皇帝规定的姓氏,比如汉武帝把迁到长安周边的豪强规定了从第一到第八的姓氏,至今还有人姓第五。当然还有很多游牧民族采用复姓,这里就不谈了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复姓第一到第八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复姓第一到第八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发表评论